近日,吉安有個新詞映入市民朋友的眼簾,它就是“林長制”。“林長制”是什么,為何吉安開始全面推行林長制,相信大家都很關心。
本期《網絡會客廳》邀請到了市林業局總工程師吳福貴、市林長辦副主任黃素坊、魏賢彪三位同志做客節目,一起聊聊吉安市的“林長制”。
“林長制”各個知識點
快來get吧!
↓↓↓
吉安是林業大市
作為我國南方重點林區,江西的林業大市,吉安全市13個縣(市、區)中有11個是重點林業縣。全市林地面積2681萬畝,占到全市國土面積的70.6%,森林覆蓋率達67.4%,森林蓄積近9000萬立方米,三項指標均位居全省第二。
長期以來,吉安市各級黨委、政府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我市綠色崛起戰略部署,不斷深化林業改革,全市林業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生態公益林面積達到595萬畝;建立各級林業自然保護區29個,濕地公園10個,森林公園19個;林業年總產值突破400億元。
五大任務待完成
吉安全面建成“林長制”推行“林長制”有五大任務:全面保護森林資源;著力發展森林資源;積極創新管理機制;不斷強化監管手段;加快完善監測體系。
三個階段目標建立
此外,吉安建立“林長制”具體分為三個階段目標:
到2018年底,全面建立覆蓋市縣鄉村四級,以林長負責制為基礎的林長制管理體系,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
到2020年,全市林地保有量穩定在2600萬畝,森林面積達到2400萬畝,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7.4%以上,森林綠化、美化、彩化、珍貴化建設初見成效。
到2035年,全市林地保有量、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等保持穩定狀態,森林質量水平位居全國、全省前列。
“林長制”利在千秋
據了解,“林長制”是省委、省政府繼推行“河長制”“湖長制”之后,進一步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重大舉措,是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的探索創新,事關人民群眾的生態福祉,事關吉安長遠發展和子孫后代的根本利益,也是維護吉安生態安全、實現森林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