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新聞網訊 “各位村民朋友們,根據釣源古村景區提升項目指揮部通知,現在急需短工若干名,工資從優,有意者請與村委會聯系。”3月1日,在吉州區興橋鎮釣源村委會辦公樓及6個自然村的路口,“數字鄉村”平臺AI云廣播傳出招工信息。不到2小時,150多名村民便來到村委會簽訂了務工協議。
村民劉小珍說,這個“數字鄉村”平臺確實很方便,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掌握黨的各項政策、致富信息、新聞等,還具有治安監控防范功能,增強了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據了解,釣源“數字鄉村”平臺由中國聯通江西省分公司于去年底投入20多萬元捐贈援建,主要面向鄉村干部與村民,實現了組織、溝通、協同等在線服務,為鄉村治理和服務注入“智慧基因”。該平臺利用5G和大數據等手段,實現農村管理、安防監控和鄉村廣播數字化。
“釣源‘數字鄉村’平臺滿足了鎮與村之間信息互通,村與村之間信息共享,實現平安護村、產業興村、智慧管村、生態美村。”興橋鎮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數字化鄉村建設直通基層,節省了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釣源村“數字鄉村”平臺一期工程已實現實時監控、AI云廣播等基礎民生功能。今年,平臺還將依托邊緣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新增數字化智慧種植大棚、農村電商、冷鏈管理等功能,打通從農產品種植到銷售再到冷鏈配送的全產業鏈,進一步降低銷售成本、提高銷售效率,更好賦能增效鄉村振興。
村民通過手機,就可以了解村里的各項開支、工程項目等村務信息;大家關心的社保醫保等業務,足不出戶就可以在手機上辦理;村里開展平安巡防、人居環境治理等活動,以釘釘以及APP推送任務單,幾分鐘就被村民搶單接單……走進釣源村,在品味書香古韻的同時,懸掛于村口的“數字鄉村”指引牌,則讓人感受到信息化時代給這個古村帶來的新變化。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下一步,我們將借助政策東風,以數字化鄉村建設作為全面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方面,多措并舉使釣源古村鄉村文旅走向數字化。”釣源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袁友泉說,“數字鄉村”平臺既方便了村“兩委”找準民主監督切入點、把握便民著力點、抓好民意訴求落腳點,又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做到了讓群眾訴求在線直達、村居服務在線落地。
在釣源古村,數字化應用正加快融入產業振興、城鄉融合、鄉村治理方方面面,為鄉村全面振興增添了智慧底色。
文/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 吳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