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代詩宗楊萬里,到愛國名臣楊邦乂;從《永樂大典》總纂解縉,到《中華大字典》和《辭?!分骶幮煸a,一個個名字是一個個時代閃耀的文化符號。如何讓鐫刻著厚重文化印記的城市,在新時代的發展與前行中熠熠生輝,讓一方沃土更有文化,讓文化更有價值?
5月22日,2022年全市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觀摩考察了吉水縣楊萬里詩畫小鎮、荷風雅韻臥虎嶺、仁和店養心清墅、桃花島、固洲非遺文創小鎮、壩溪美食村等地。每一處景點,都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現實模樣,是用文化點亮旅游之眼。
用文化點亮旅游之眼,來一場穿越千年的邂逅
楊萬里詩畫小鎮位于黃橋鎮湴塘村,這里走出了一代詩宗楊萬里。吉水縣通過“旅游+名人故居”效應,真實再現楊萬里故居場景,結合研學、田園、民俗文化、康養的獨特優勢,打造集鄉村休閑、歷史文化為一體的休閑旅游區。
走進村莊,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一幅宋代鄉村生活長卷徐徐展開,一幀一幅傳達著這座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積淀的田園村落的獨有情愫。
“黃蝶飛花”是“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的靈動俏皮,“茂林修竹”是“享了荷花上番香,卻穿竹徑百弓長”的閑情逸致,“淡晴花影”是“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思鄉濃情……穿梭其中,一步一詩,一詩一景,一景一畫,人在景中,詩畫交融,仿佛下一秒就能與一位青衫老者邂逅,來一場穿越千年的時空對話。
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文化實化、活化傳承,在這里有了大膽的探索。當地依托廬陵文化和楊萬里詩歌文化內涵特色,根據湴塘國寶文物木刻板為靈感來源而制成的楊萬里詩集拓印板,讓來到這里的游客體驗了雕版印刷術的樂趣。
用文化點亮旅游之眼,嘗一席積淀千年的煙火
俗語云,民以食為天。在所有自嘲或他嘲的用語中,“吃貨”是一個不讓人反感甚至十分俏皮的不多詞語之一。2022年全市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讓“吃”成為吉安旅游中一件充滿了文化味兒的事。
萬里詩宴,以“一代詩宗”楊萬里之名,仿照宋代文人雅士聚餐,看到的、吃到的、觸摸到的,都是滿滿的“古風”和“詩意”。
吉水冬酒素有“開壇十里香,舉杯萬人醉”的美譽,自古就是文人雅士們的酷愛。南宋詩人楊萬里與大明才子解縉一生都和吉水冬酒結下來淵源,留下了許多和酒有關的詩詞。
一塊小小的薄酥餅,卻大有名堂,是吉安傳承了一百多年的名點之一,成品色澤金黃,吃起來香酥可口,已列入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晉美食打卡地醪橋鎮壩溪美食村,集聚了全市各地特色餐飲美食。其中,“吉陽喜宴”不僅是壩溪美食村最具特色的一家餐飲飯店,也是吉水縣首家按照廬陵文化理念和農村婚嫁喜事宴請的風俗習慣,結合吉水本地特色食材打造的特色餐飲店。席間每上一道菜都儀式感十足,敲鑼打鼓唱菜傳菜,用最美味的佳肴、最熱烈的情意,歡迎最親密的嘉賓和朋友。
透過美食的儀式鏡像,看到的是蘊藏在文化深處的遺傳密碼和文化圖景,讓人體會到美食背后強大的人文力量和對共同價值的深深認同。
用文化點亮旅游之眼,興一座光耀千年的名城
文化是城市的“軟名片”,如何讓這張“名片”叫得響、能發光,把文旅融合的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如何讓文旅資源走向大眾,助推當地產業實現快速發展?記者在2022年全市旅發大會尋見答案。
“辦一次會,興一座城”,吉水縣站在旅發新起點,抓住旅發新機遇,順勢而為、持續發力。今年一季度,吉水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2.3億元,同比增長8%,列全省第7;今年1至4月及“五一”假期,全縣接待游客量259萬人次,同比增長18.3%,旅游綜合收入20億元,同比增長14.8%……
近年來,吉水縣緊扣市委“一二三”總體工作思路,以辦好市旅發大會為抓手,全力構建“一核三線”全域旅游發展格局,把重點文旅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著力推進和招引一批文旅項目,不斷促進文旅融合發展。
招引中海川國際投資集團在吉水縣城區打造特色鮮明、結構合理、供給完備、要素齊全、市場運營和服務優質的高端體驗式文旅商業綜合體——鳳凰G16潮流街。街區采取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統一運營、統一推廣、統一管理的“五大統一”運營模式,到該綜合體整體開業時,預計有300余家品牌商戶進駐,提供近2000個就業崗位,它將帶動周邊縣市消費升級,實現年經營總額數億元。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的臥虎嶺,以青荷為主題,集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文化感悟、農耕體驗、田園休閑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也是吉泰走廊上的最美村落之一。
近年來,吉水縣高起點、高標準,全面整合文旅資源,推出了一批獨特性的旅游產品,凸顯吉水旅游特色,精美呈現了吉水的文化底蘊和秀美的自然風光。
文/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 郭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