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首頁 廬陵悅讀> 榕樹下> >正文
    《元燈長歌》: 遍布大地深處的燈塔
    2023-02-17 10:15 來源: 吉安新聞網—井岡山報

    文/洪艷

    江西作家傅菲的《元燈長歌》作為一本帶有強烈敘事特質的散文集,以充盈的詩意與哲思構筑了一份獨屬于傅菲的土地深情。傅菲的這種土地深情,值得我們從多側面深入挖掘。

    書寫土地上的人民,是傅菲《元燈長歌》的一個重要寫作出發點?!对獰糸L歌》共計4輯16篇,每一篇都以人民的日常生活、精神世界為探問,敘述背景則是上饒市北部小鎮鄭坊,時間維度是百年視野下的鄉村裂變、發展與振興。

    他在該書《序言》中談及創作立足點即是“人民”。他如是說:“我專注于著墨盆地人民的生存狀態、內心困厄、精神風貌、時代變遷,以村志的形式,為河流立傳,為大地塑像,為人民刻神。”傅菲以20年堅實的散文創作,不斷地在歷史的褶皺、時代的光影里探尋著關于“人民”的精氣神?!对獰糸L歌》中為“人民”的畫像有:姜村的姜桂生,楓林余家人,“我的父親”和“爺爺”,贛劇團中的旦角、武生,饒北河邊長大的青春玩伴,襪子廠的銀根,屠夫白喜,補鞋匠光春,養馬的撇角,泥瓦匠楊紹醒,做油漆的馬英明,土陶廠的制陶師傅,落葉堂的旦旦師傅,跳儺舞的墨離師傅,畫遺像的東錦……傅菲以他細膩的筆觸,全景式地勾畫了贛東北人民廣闊的生活世界和精神風貌。這些被傅菲安置在寬厚土地上生活的人,在悲苦中毅然行走。他們可敬可愛之處,恰是人性光輝的彰顯之處。這些光輝是明燈、似燈塔,世代矗立在蔓延不息的土地之上。相較億萬年存在的土地而言,我們何其卑小而微茫?;蛟S傅菲恰恰是希冀我們在認識這樣的本相之后,努力葆有這人之為人的光輝。

    親近土地是《元燈長歌》的另一個重要主題。“親近土地”是傅菲散文一直以來隱含在荒野、山地、身體、舊物書寫的一個隱形關鍵詞。在傅菲看來,堅實的土地具有居住、承載、庇護、撫慰、療愈、隱匿、救贖等不同的“品質”。而傅菲一直在給我們或隱或顯地指向“親近土地”的路徑,這“親近”便是他守護“人之存在”的一個重要維度。奈何他深情至極!從書齋到山地,再到荒野,繼而回歸心靈的創作軌跡,無不體現了他對生命內在價值的認可、對天地自然的敬畏。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說:“一切人都在大地的深處被造出來”。傅菲的《元燈長歌》用一種近乎經田野考察式的書寫呈現土地上困頓的人。其中必定內蘊著一種關于存在的哲學思考。土地以其靜默與包容,吞噬著人的愛恨貪嗔癡愛惡,承載著凈化的功用,始終能使人沉潛、新生。傅菲的“土地”與存在主義哲學家說的“大地”有著異質同構性。在存在主義哲學家看來,“大地”總是帶著黑暗和隱匿的符碼指向,我們只有讀解出其中潛藏的內涵才能辨別出不一樣的光亮?;蛘呔拖窀捣普f的“遍布大地深處的燈塔”,或是“懸在紙上的燈塔。”

    《元燈長歌》4輯的標題意味深長:江河合水、大地芳春、萬物生動、舞詠而歸,恰暗合了自然的靈動、輪回法則的邏輯推演關系。傅菲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倫理思考,始終在人與土地關系間的互動中進行著反思。在海德格爾看來,如若缺失了哲學家、詩人對土地的沉思和歌詠,我們大多數人與土地的關系只會陷于一種常識關系之中“日用而不知”。傅菲將人的存在問題的思考放置在了對土地的一片深情之中,并始終包含了深厚的歷史維度。誠如傅菲所言:“我的雙腳深深陷入土地,我的根須在土地下交錯。我知道一粒谷種通往大米所走過的隱秘之路,正如一個家族枝開葉散。我和土地上的人血脈相連。土地是他們的證詞,也是我的證詞。”

    傅菲的土地深情,還有一個重要向度即是他對于動物的書寫。“萬物生動”這一輯中,傅菲說:“生靈頗具崇高的美學、尊貴的倫理學、和諧的社會學,是生命的道德律和啟示錄。我們之與共生、彼此救贖”。傅菲把筆下的猴、山鴉、狗、馬作為土地倫理中人存在的“鏡像”。“我站在高腳凳上,取下猴子的頭套,猴子看著我,眼睛睜得大大,淺藍碧黃的眼珠倒映著一張稚氣的臉。猴臉上,濕濕的。猴子的眼角一直在淌透亮的液體。它驚恐放大的瞳孔,在恢復,眼睛透射出來的精光,變得柔和。”(《刀與猴》)“老陳買來陳菜油,天天給狗刷紅斑癬……他看見,它的眼睛有一種晶晶瑩瑩的液體,眼淚一樣的液體包著眼球。那雙眼睛有黃金色的環,一圈一圈,有一股溫泉噴出來。”(《敏秀的狗》)“孤獨是馬眼睛里純潔的液體。它站在馬廄,或站在峽谷某一處草坪,它不像一匹馬,而更像那片樟湖,溫柔、沉靜、又熱情澎湃。它英俊的體形如湖中山影。它的眼睛明亮,眼瞼優美,湖一樣深邃,深不見底。”(《黑馬之吻》)這三篇以“眼睛”為人與動物對話的橋梁,在冷靜的文字中埋入深刻的生態反思與批判。細細品來,我們便能察覺出傅菲對猴、狗、馬,以及對土地之上一切生靈的深情與大愛。

    傅菲的《元燈長歌》盡管成于敘事,卻葆有一種與土地、自然脈搏一起跳動的生態散文的內在特質。他的這種與土地同在、與自然同步的寫作,包孕了他對土地內在的生命哲學的認知與思考,也是他的生命深處充盈著樂觀、浪漫的最好表征。土地以其靜默包容了人世的喧囂,作為人肉身的居所,更是人的精神家園。從《元燈長歌》而知,傅菲將自己對土地真實細膩的深情流露,使得我們更能明了自然與人類的深層次關聯,土地上的一切均與人類的精神具有同構性。

    責任編輯:劉臣

    井岡山報社主辦 井岡山報社版權所有 本網法律顧問:江西吉泰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ICP備19004936號-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贛ICP備1900493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公網安備 36080202000160號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申明 電子報入口
    分享到:
    QQ空間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頁 騰訊朋友 有道云筆記
    性色aV九九无码免费看|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特黄av毛片免费在线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