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 首頁 廬陵悅讀> 榕樹下> >正文
    米芾寫字
    2023-04-14 10:12 來源: 吉安新聞網—井岡山報

    文/計玉蘭

    米芾出生貧寒人家,小時候經常一邊放牛一邊用樹枝在地上寫字、畫畫。父母見他喜歡寫字,就把他送去私塾讀書,先生吩咐米芾每天照著字帖臨摹。

    生性貪玩的米芾總是無法集中精神好好寫字,經常在紙上隨便寫寫畫畫就交差,以至于寫了三年一點長進也沒有。為此,先生經常拿戒尺打手心以示懲戒,但米芾依然我行我素不聽規勸。最終,先生只能讓米芾父母將他帶回家,再也不愿教他了。

    閑散在家的米芾心有不甘,沒有了先生的約束反而又想寫字了,他每天一邊放牛一邊寫,盡管態度認真了很多,也下了苦功夫,但不管怎么努力還是寫得普普通通。

    有一天,米芾在家寫字時,巧遇進京趕考的秀才進門討水喝,看到米芾寫的字,不由地搖搖頭,隨手拿出紙筆一揮而就寫了幾個字并遞給米芾??粗賱庞辛Φ淖煮w,米芾當即就跟秀才請教。秀才見他聰明伶俐是個好苗子,便答應教他,但必須要買他的紙,而且要五兩銀子一張。米芾覺得紙太貴,但他又很想寫一手好字,于是央求父母東拼西湊借了五兩銀子交給秀才。秀才叮囑他,拿著紙在家好好寫字,三天后來檢查。米芾捧著用五兩銀子買來的一張紙,左看右看,不敢輕易下手。于是翻開字帖,用毛筆蘸著清水在書案上劃來劃去,從筆畫順序到布局,又思考著每個字的骨架和筆鋒,哪一筆下筆重?哪一筆下筆輕?遇到彎折是順勢而下還是直接彎勾?這樣琢磨來琢磨去,竟到了茶飯不思的入迷境地。

    三天后,秀才如約來到家中,見米芾手握毛筆,雙眼緊盯字帖出神,紙上卻一字未寫。問其原因是米芾怕弄廢了紙,始終不敢提筆寫字。秀才聽后哈哈大笑,便示意米芾寫個字。米芾思考片刻便在紙上寫了一個“永”字。秀才拿過來一看,這個字寫得很好,比先前寫的字進步很多,于是問道:“為什么三年寫不好,三天卻能寫好呢?”米芾小心地回答:“因為這張紙太貴,不敢像之前那樣信筆寫來,而是用心把字琢磨透了才用筆寫下來。”

    秀才見米芾參透了寫字的奧秘,便點頭贊同并告訴米芾寫字不但要動筆更要動心,寫前要構思好,要觀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領神會后寫的字才會傳神。秀才揮筆在寫有“永”字的紙上添了七個字,“(永)志不忘,紋銀五兩”,隨后又從懷里掏出五兩銀子還給米芾,便出門上路趕考去了。

    從此,米芾一直把這五兩紋銀放在案頭,時刻銘記秀才的教誨,每天臨池不輟,哪怕是大年初一也不忘寫字。米芾用筆善于在正、側面、轉折中形成一股飄逸的氣勢。每個字的起筆重,在中間稍微輕一點,遇到彎折時便順勢而下……米芾的書法氣勢傾側,欲揚先抑,字與字間有一種一躍而起的風姿和飛揚的神韻,純真自然,沒有半點矯揉造作。米芾又將晉、唐書法家的長處融于一身,運筆迅捷矯健,每個字在力量、韻味、氣勢等方面都有無窮變化,形成了他“米書”“米字”的獨特風格。米芾終成一代書法大家。

    蘇東坡曾說:“米書超逸入神,當與鐘王并行。”米芾的書法影響深遠,傳世的墨跡主要有《天馬賦》《方圓庵記》《蜀素帖》等,大都被博物館珍藏。

    記得有句古詩,“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的確如此,我們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做精,不僅要下苦功,而且要用心思考,更要精益求精不斷完善每一個細節。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取得想要的成績。不管是做學問還是做事業,亦當如此。

    責任編輯:劉臣

    井岡山報社主辦 井岡山報社版權所有 本網法律顧問:江西吉泰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ICP備19004936號-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贛ICP備19004936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36120190006 贛公網安備 36080202000160號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申明 電子報入口
    分享到:
    QQ空間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頁 騰訊朋友 有道云筆記
    性色aV九九无码免费看|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特黄av毛片免费在线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