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在市中心城區翠嶺路東北角一個小游園里,市民正隨著歡快的歌聲翩翩起舞,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盡享輕松愜意的休閑時光。
發自內心的笑容,源于一處處市民“看得見”的變化。人居環境改善了、道路交通順暢了、公園更美了……生活在吉安,市民處處見新意、時時有驚喜,能真切感受到家門口觸手可及的美景和近在咫尺的幸福。
“口袋公園”扮靚城市方寸之美
記者漫步翠嶺路東北角小游園,放眼望去,樹木郁郁蔥蔥,讓人心曠神怡。作為市中心城區第一個智能“口袋公園”,為市民提供了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近年來,“口袋公園”作為城市微更新一項重要內容,備受市民推崇,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新去處的同時,又活化了城市空間,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品質。
我市將“口袋公園”建設與市中心城區邊角閑置地塊更新修復項目相結合,采取“針灸點穴”“見縫插綠”等方式,在中心城區范圍內開展“口袋公園”建設行動。目前,市中心城區建有“口袋公園”35個,總面積12.13萬平方米。今年,市中心城區計劃對25個地塊進行“口袋公園”、游園改造建設,讓群眾真正實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
見縫插“綠”建設“口袋公園”,就是在見縫插針改善城市環境。如今的吉安,一個個方寸大小的“口袋公園”悄然走進人們的生活里,一邊是綠樹成蔭、花團錦簇,一邊是車水馬龍、熱鬧喧囂,不僅提升了城市的顏值和品質,更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多招齊下破解停車難
停車難,是老城的煩惱。業態涌入、人流回潮與老城復興相伴而行,停車場等基礎配套設施也需同步更新。此外,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老舊小區、農貿市場停車難問題變得突出。推進城市微更新,加快生態停車場建設,事關民生福祉、事關吉安發展。
我市各地各部門切實提高站位,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機制,強化經營城市理念,盤活閑置地塊。立足長遠,建立長效機制,實現環境衛生、功能品質同步提升,推動國家衛生城市建設邁上更深層次,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宜居宜業城市。
近年來,我市全面摸底、統籌規劃,盤活零星棚改和閑置的地塊,在中心城區因地制宜配建了一批停車場,讓路于民、還路于民,去年新增停車位2800個。小切口惠及大民生,市中心城區的停車難題正逐步緩解,為老城復興按下“快進鍵”。
廬陵書房馨香溢四方
廬陵自古乃文章節義之邦。讓閱讀成為習慣,讓城市彌漫書香,群眾對此頗有期待。
民生工作怎么干,廣大群眾說了算。聚焦群眾新期盼、新需求,持續謀劃、滾動實施民生工程,讓群眾看到更多變化、得到更多實惠。
我市堅持統一規劃、統一標識,以滿足群眾閱讀需求為導向,不斷推進廬陵書房建設,不斷探索以政府投入、企業合作、文旅結合等形式打造城市書房建設。
神岡山公園廬陵書房是集文化、旅游、研學、餐飲、藝術、娛樂、會展為一體的業態綜合體。上下兩層樓的書房,有萬冊圖書、多種文創產品,還有兒童游樂閱讀區、休閑簡餐區等,老中青幼都可以在這里找到樂趣。
城北大校場路廬陵書房從總館精選了各類藏書1.5萬余冊,通過自助借還機,讀者可以方便地借閱歸還書籍。書房內有閱讀座位100余個,并提供插座、免費WiFi等便民服務。自開放以來,廣受好評,成為市民休閑閱讀的好去處。
文/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徐瑞春、實習生王洪寶